新闻中心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莫道桑榆晚 倾情教育再扬帆

莫道桑榆晚 倾情教育再扬帆

发布时间: 2018-01-07 15:51
作者:赵建 钱雪华 来源:未知 点击数:899 次 发布时间:2017-12-27


莫道桑榆晚  倾情教育再扬帆

 

编者按:

“努力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这温暖人心的话语,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谋划教育事业改革发展的生动体现。当前我市在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办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征程中,部分老教师退而不休,坚守岗位,为新沂教育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今天,我们在这里展示港头镇潼沟小学4位老教师退而不休的事迹,以表达对他们的赞美之情,并期望在他们的感召下,所有的教师以更加火热的情怀投入到新沂教育事业发展中来,为办人民满意教育作出应有的贡献。

 

“我从2012年6月退休,一天也没有休息过。接到张校长的电话就来学校上课了,一直到现在。我是真舍不得离开这样的生活,每天很有规律,几十年如一日,已经成了一种习惯。”12月21日,笔者来到潼沟小学,见到了退而不休的杜文恩老师。黑白相间的头发梳理得很整齐,说起话来朴实无华,和蔼可亲,精神饱满,这是杜文恩给笔者的第一印象。

杜文恩教师从1972年毕业到潼沟小学工作,已经过去了45年了。这位拥有45年教龄的老前辈一直扎根潼沟小学,邻里乡亲一家三代都是杜老师学生的家庭有很多。杜老师于2012年办理退休手续后,受学校校长邀请,继续留在该校任教。在潼沟小学和杜老师一样退休后仍坚持任教的还有张洪浩、张树尧、张以硕三位老师。“退休手续刚办好,张校长说您不能走,得留下来继续教。’‘我说行。’”张以硕老师面对笔者的问询,开心地说。


图为杜文恩老师在批改作业

苦难岁月磨砺——教育坚守是真热爱

时光回到40年前,四位教师毕业后先后回到村里。那时村里的学生很多,村民大多都是文盲,有学历的几位教师是村里的“高材生”。学校缺少教师,他们成为教师,走上讲台是使命,也是必然。

“以前的生活很苦。那个时候学校根本没有像样的教室,都是土房子,孩子们没有课桌,大部分都是自己从家里带着课桌椅到学校上课。晴天的时候还好,有时候遇见阴雨天,就只能点煤油灯,上课或是批改作业,经常抹一鼻子灰。”这是张洪浩老师回忆中的年轻时工作情景。作为一名教师,工资不高,养家糊口都困难。在当时,凭他的文凭和知识,干啥都比当老师强。但是,他依然选择心爱的教育事业。

当时,教师的收入非常微薄,工作量却很大。“我刚工作的时候最多一个星期要上24节课,如果包班的话会更多。”这是杜文恩老师印象中工作最繁忙的日子。“除了语文,还要兼教体育、音乐等,备课量大。现在好多了,只教一门课,轻松多了。”这是张树尧老师心中觉得目前最幸福的事。

如此繁重的教学任务只是生活中的一部分,大量的农活也需要家里的顶梁柱去做。怎样解决家庭和学校之间的矛盾就成了几位教师最头痛的问题。“好在我妻子非常支持我,只要我说是学校的事情,她都说你去吧,好好干。”张树尧老师说起此事时脸上洋溢着幸福的微笑。

“干一行,爱一行,既然干了,就要好好干。”张洪浩老师告诉笔者,他从工作开始时就坚持早到校,然后开始备课,写教案,教孩子们读书,从来没有松懈过。同行评价他是潼沟小学最有干劲与韧性的教师。张老师和妻子是高中同学。妻子一直在家务家,对丈夫的工作非常支持,张老师感慨地说,自己能坚持教育这么多年,离不开妻子的支持与鼓励。

图为张以硕老师在上课

为了做好一名优秀教师,他们放弃了很多优越的工作岗位。“当时工资太少了,很多人都选择跑轮船、做生意去了。家里人也给我找好了工作,但是我没去,我认为当年的坚持是对的。”每当讲起这件事的时候,张以硕老师显得无比骄傲与自豪。张洪浩老师说他以前有机会更轻松的工作,但是他都一口回绝了,在他看来,任何工作都无法和教孩子这项平凡而又伟大的事业相提并论。张老师说:“我天生不会当官,就想教书,让孩子们多识字。”

质朴的语言、朴实的行为,三尺讲台一站就是四十几年。对岗位的坚守感动了一批又一批在潼沟小学工作的年轻老师。孩子们尊敬他们,同行们敬佩他们,领导们认可他们,家长们信赖他们。几位教师用实际行动为潼沟小学树立了一座教育的榜样。

培育教育芳华——教育坚守是真骄傲

“到底教过多少学生已经记不得了噢。”杜文恩老师告诉笔者从1972年工作开始,就一直任教一年级至四年级。“教过多少学生不知道,反正几十年来没离开过村庄,村头巷尾,哪家孩子我们没教过呢?从爷爷教到孙子的人家多了去了。”谈起这个话题,张洪浩老师开心地告诉笔者,他最骄傲的事情就是每逢放学回家路上,遇上已读中学、大学或是工作回家的孩子,亲切地叫他老师,他心里美滋滋的,觉得很光荣,很幸福。


图为张树尧老师在上课

“你说你教过爸爸,又教孩子,能不骄傲嘛。”张树尧老师告诉笔者,他现在任教班级里有很多孩子是他曾经的学生的孩子。当一家两代人、三代人的老师,他感到非常骄傲。

“教师最大的幸福,就是把一群群孩子送往理想的彼岸。”潼沟小学现任校长张大伟,也是潼沟小学毕业的学生。张校长告诉笔者,他最感激的就是几位老师的辛苦培育,让他有机会走出村庄,到外面的世界去看看。张校长说几位教师平时工作中一丝不苟,爱满校园。正是几位教师的执著奉献,为港头镇潼沟村驾起了理想的帆船,将孩子们送往幸福的彼岸。

“杜老师对我们可好了,非常关心我们。他身边常备一个医药包,有一次,我的膝盖碰破了,杜老师就用绷带帮我包扎好,并且告诉我下次要小心。”一个杜老师教过的学生这样说。

张洪浩经常在学生放学后,拿起孩子们的作业,看着稚嫩的一笔一划,仔细批改,再备好第二天的课程。“我平时喜欢反思,有时候白天上完课,晚上回家躺在床上反思,今天课上有什么地方没教明白的,记下来,第二天早上上课就立刻教给学生。”

“张老师的课特别有意思,非常幽默。”“张老师的教学方法非常好,对学生也非常好。”“张老师会讲故事,特别会吸引我们的注意力。”“每次考完试后,他都会有办法让我们主动去纠正错误。”当笔者问起张以硕老师正在任教的班级学生对张老师的评价时,几个孩子欢呼雀跃,讲个不停。副校长张永辉告诉笔者,张以硕老师的教学成绩一直非常好,家长们对他的教学非常认可。一位给孩子送午饭的家长说:“把孩子交给张老师,我们可放心了。”从这位家长灿烂的笑容中,笔者可以感受到信任与尊重。

数十年如一日——教育坚守是真不舍

“我也不知道自己能教几年,随时都有可能是我任教的最后一个学期。但是只要学校有需要,我们再坚持个三、五年也不是问题。”67岁的杜文恩老师精神矍铄,干劲十足。“还是舍不得,这里的一草一木都太熟悉了,不知道如果哪天真的离开这个地方自己能不能适应。”杜老师说。四十几年来,从家到学校,一天往返四趟,家乡的同一条小路至少走了50000次。身为一名教师,杜老师在任教期间,对学生,诲人不倦;对青年教师,谆谆教诲。孙田静老师是一名刚毕业的青年教师,也是杜老师青蓝结队的徒弟。杜老师经常放弃休息的时间给予指导。“教材一直在改,你就得一直学习,要不怎么教人家孩子呢。”


图为张洪浩老师在跳绳

“原来想着退休后什么也不干了,安享晚年去,儿子还专门给我买了只鸟。但是咱玩不转那些,想想还是来教书好,这种生活太有规律了,我已经习惯了,离不开。”张洪浩老师告诉笔者,自己的子女都已成家。如今生活好了,退休也没什么事情,还想再干几年。“现在出来一些新的教学设备,我也在不断学习中。”这是张洪浩老师专心执教的另一个真实而又生动的写照。平时张老师也爱生活、爱运动,学校举行的花样跳绳比赛,他也大显身手,上场就跳了起来。“今年暑假带着老伴出去转了转,辛苦了一辈子了,也该好好看看了。但是暑假一结束了,就立马想着来上课了,离开不了,孩子们平时上课不认真听讲我也挺生气,但是一旦离开一段时间还真想得慌。”

 “做老师每天面对的是孩子,那种朝气蓬勃的样子会让人变得年轻的。年龄大了,眼睛不太好了,但是还想教,还要教,一天也离不开孩子。”张树尧老师一直负责潼沟小学图书馆工作。在此期间笔耕不辍、手不释卷。谈到他的课学生一致评价他是一个最认真,最负责任的老师。说起退休的事,张老师说他暂时还不知道具体什么时候离开。现在因为身体问题,已不再担任图书馆工作,开始指导起年轻教师来了。副校长吕超成告诉笔者,张树尧老师一家全都搬到市里住了,目前就只剩张老师一个人在农村老房子里居住。在平时的工作中,张老师从不拈轻怕重。他关心同事,关爱孩子,平时除了指导年轻教师外,还负责教学生练习毛笔字。


四位老教师合影

张以硕老师一直带毕业班数学,每天早出晚归,成绩名列前茅。“这个班从一年级就是我带上来的,很有感情,孩子们都很听话。”张以硕老师上课操着一口标准的普通话,声如洪钟,粉笔字也写得十分漂亮。他是学校公认的教学能手,专业水平很高。他任劳任怨,还分管学校的体育工作。“最骄傲的事情就是培养了很多优秀的大学生。他们现在都已经长大了,跟小时候的模样变化太大,认不出了。但是他们主动和我打招呼,我觉得很幸福。附近村里很多一家三代都是我教过的学生呢!”张以硕老师自豪地说。他以实际行动诠释了“终身为师”的教育信条,以自己的一言一行树立了“身正为范”的教师榜样!

港头镇潼沟小学四位退休教师,他们一生从教、退而不休,用实际行动向大家展示了做教育、爱教育、乐教育的典范。他们在教育战线耕耘40多年,并且表示只要有精力,还是想能够老有所为,为教育多做贡献。潼沟小学的四周白杨挺立,四位教师像白杨一样,守望着这片他们深爱的沃土。


  潼沟小学的孩子们在课间读书


潼沟小学的绳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