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商家 发布 会员 新沂信息门户网
内容详情
返回资讯首页

近日

上海市学位委员会发布了

《关于公布2024年上海市普通高等学校双学士学位复合型人才培养项目名单的通知》

复旦大学成功获批

“英语-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翻译-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俄语-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德语-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四个双学士学位复合型人才培养项目!


这标志着复旦大学在推动学科交叉融合、培养创新型人才方面取得了又一重大进展!


四个项目将于2024年正式启动招生

学制四年

达到学士学位授予标准的学生

将同时获得文学和理学两个学士学位!



此次获批的双学士学位项目,由复旦大学外国语言文学学院和计算机科学技术学院共同建设,坚持立德树人为根本,坚持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坚持“融合引领、交叉创新”,着力推进“新文科”与“新工科”的融合创新,旨在培养兼具国际视野、外语与计算机跨学科知识技能和创新能力的复合型顶尖人才,承载国家人才培养战略需求。    


复旦大学是国内最早启动数字电子计算机研制工作的高校,随后即开始了人工智能(AI)的研究,确立计算机视觉和自然语言处理两个重要研究方向。自然语言团队长期致力于跨学科、跨领域人才的培养。近年来,外国语言文学学院和计算机科学技术学院一直保持着高质量的跨学科学术合作,定期举办语言学—计算机科学跨学科对话、大语言模型工作坊等诸多研讨活动,并在大语言模型与二语习得、深度学习与机器翻译等学科领域取得了系列研究成果。外国语言文学学院有多位本科毕业生进入计算机领域继续学习深造,包括复旦大学计算机科学技术学院、卡耐基梅隆大学计算机系、剑桥大学人工智能实验室等,培养的学生设计的大模型评估任务,在自然语言处理竞赛中获得优异成绩。同时计算机科学技术学院也欢迎和鼓励文科优秀学生至计算机领域攻读研究生,在跨学科人才培养方面不断探索和实践。


新获批的四个双学士学位项目,旨在服务国家战略发展大局,响应社会需求,围绕复旦大学“十四五”发展规划及建设“第一个复旦”的目标,依托综合型大学的优势,进一步探索更系统、更持久的本科生跨学科培养路径,培养具有扎实的外语和计算机能力、语言文化素养、科学素养和实践能力的跨学科人才,必将会为语言研究和计算机科学的交叉研究和发展带来新的活力。语言学和跨文化理论的视角有助于提升对语言数据质量的精准把控,为语言模型设计提供创新思路,从而突破计算机算力瓶颈、大模型文化对齐等核心问题,为大模型和人工智能语言能力的涌现提供可能的解释;而熟练掌握相关计算机技术应用也将有利于改善语言文化研究的效率和质量,提升国际传播的效率和准确度。


为厚植学生成长沃土,全面推进本科教育高质量发展,外国语言文学学院和计算机科学技术学院为双学士学位培养项目创设了一流发展环境。为确保学生日常管理和培养工作顺利进行,组建了“外语+计算机双学士学位项目工作小组”,为项目实施精心配置最优质的师资力量,提供最优良的教学条件。通过组织调研评估论证,结合人才培养规律和学科特色优势等,制定教学培养方案,保证课程体系的完整性和合理性。通过研讨备课,整合现有优质课程资源联合开设“面向语言信息处理的语言逻辑理论”“自然语言处理与二语习得”“数字人文导论”“人工智能翻译伦理”“人工智能与俄汉互译”“德语语言研究中的编程方法”等系列交叉融合课程,并与华为等头部IT企业创建校外联合实习基地,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实训机会,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竞争力。


声明:本文信息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管理员删除